孫中山     Photo of Dr Sun Yat-sen     The Man.The University.The History - Sun Yat-sen


Home
首頁
Sun Yat-sen &
the University
孫中山與港大
Sun's Address
at HKU, 1923
孫中山於港大公開演說
(1923 年)
Sun Yat-sen Statue
on HKU Campus
讓偉人身影燃亮港大
Photo Gallery
照片館
Related Links
相關連結


Sun's Address at HKU, 1923
孫中山於港大公開演說 (1923 年)

 

孫中山於香港大學大禮堂(今陸佑堂)演講
摘錄自羅香林著《國父在香港之歷史遺跡》(小題及分段為編者所加)


國父與香港大學有密切關係,此為香港人士所熟知者。蓋國父昔年所畢業之西醫書院,後乃合併於香港大學醫科,國父不啻為香港大學早年校友,此其一;國父於民國二十年(一九二三年)二月二十日、於百忙中至香港大學大禮堂,為一次公開演講,自云:「從前在香港讀書,其教育是香港得來,...革命思想係香港得來。」以港大為其學問與思想之見證地址,語重深長,不同泛論,此其二。關於前一史實,余於上述國父與西醫書院遺蹟時,既為提及,關於後史實,則擬於此,述其遺蹟。此雖可云依時代先後為序,然亦以其意義重大,確堪奉為國父在港遺蹟之殿軍也。

先是,國父自畢業香港西醫書院後,終於演生宣統三年(一九一一年)之武漢起義,不旋踵而各省響應,群派代表,集議於南京,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,選舉國父為臨時大總統。國父尋以謀求全國統一,復毅然去辭臨時大總統職務。至民國十年(一九二一年),國會議員群集會於廣州,復選舉國父為非常臨時大總統,雖翌年六月,不幸為叛軍葉舉所襲擊,脫險後,未幾乃離粵至滬,然不久,所部滇粵桂各軍,復攻克廣州,變亂漸平。至民國十二年春,即電迎國父回粵,主持一切。國父乃於是年二月十五日、離滬南下,十七日抵港,即寓舊友楊西巖家。當即拜會港督,翌日再赴港督府午餐。抵港督府時,港督已先鵠立府門笑迎,即攜手同入,極意歡迓,談論融洽,至覺友善。

孫中山訪問港大當年報道

旋國父即應香港大學同學會(按:即香港大學學生會)邀請,於二十日上午十一時、至香港大學大禮堂(按:後來改稱陸佑堂),作公開演講。據翌日香港各華文報紙,所記國父在大學堂演說之新聞云:

「昨日上午十一點、孫中山先生在本港大學堂演說,座中有輔政司施雲君、普欒君、爵紳何東君、及陳友仁君等,與會者多大學堂會友,約有四百餘人。大學堂學生會義華何東君(按:即何東之子何世儉),起而向孫先生致歡迎詞。次由輔政司施雲君演說,大致亦向孫氏表示歡迎。孫中山先生是日穿長衫馬褂,頭戴氈帽,精神奕奕,用英語演語。

演講全文

「略云:此次返香港,如返自已家鄉一式,因為從前在香港大學讀書,其教育是在本港得來。今日乘此時機,答覆各位一句。此句云何?即從前人人問我,你在何處及如何得到革命思想,吾今直言答之:革命思想,從香港得來。回憶三十年前,在香港讀書,功課完後,每出外遊行,見本港衛生與風俗,無一不好,比諸我敝邑香山,大不相同。吾於每年放年假,必返鄉二次,每次約數禮拜。覺得在鄉間在本港,確大不相懸別。因在鄉間要做警察及看更人方可,因斯二者有槍械在手,晚上無時不要預備槍械,以為防備之用。由此可想到香港地方與內地之比較,因為香港地方開埠不過七八十年,而內地已數千年,何以香港歸英國掌管,即佈置如許妥當因是返香山與父老斟酌,各父老莫不謂然。吾有一次返鄉,遂主張由我個人發起親自灑掃街道,為清道夫。(哄堂及鼓掌)。在村內有多數少年,贊成如此做法,極有進步。後面見香山知事,解明來意,欲仿效香港,整頓地方。知懸亦喜,且云:極願幫忙。不幸放假完滿,再要返港。迨第二次返鄉,欲再求縣官幫助,始悉縣官已離任多時,其缺己為繼任者用五萬圓購買之。此等腐敗情形,激起我革命之思想。又見香港之腐敗事尚少,而中國內地之腐敗,竟習以為常,牢不可破。始初以為我敝邑香山一縣如是,及後再到省城,其腐敗更加一等。

「由此想到中國之官,勢位越高,貪念越熾,所以北京各處,更有甚焉。吾曾與英國之西人朋友閒談,僉云良好之政府,並非與生俱來,須人事造成之,數百年前,英國官僚多係腐敗,迨後人心一振,良好之政府遂得以產生。由是吾之革命思想愈堅,深知如中國無良好政府,辦事必不能成。迨畢業而後,在社會行走,遂毅然決然,脫離醫學,而轉以救國為前提。惟是革命以來,亦有多少人反對,且多加以譭謗,不明我素抱之宗旨,且疑我為激烈派。惟吾人之宗旨,無非欲得好政府而已。雖然,中國革命以還,十二載於茲,不特無甚進步,人民之苦更深,因是有少數人,且欲恢復帝制。但須知,民國係以民為主,故稱為民主國,人人皆有一份,不容放棄者也。民國現時廢除帝制,如拆了一間舊屋,其新屋尚未建築完竣,而一有風雨,居民受苦倍深,此勢所必然者。但將來必有完竣之一日,不有艱苦,何能底於成。吾之所以百折不回者,無非為一勞永逸計,為大眾謀將來之幸福計耳。(大鼓掌)。

「有等西人,亦曾向余問及,何以中國反正後亂事多過從前,吾祗答以緣故極多,現在革命事業只行了一半,譬如香港山頂,有一大石,由山跌下,至半途為樹枝所阻遏,不能一直跌下,而樹技終有枯之一日,障礙物既除,大石自然跌到平地,吾所抱之宗旨亦如是耳。無論若何艱辛,一定要革命成功。(大鼓掌)。中國有一良好政府,我心願已足。現時香港有六十餘萬人,皆享安樂,亦無非有良好之政府耳。深願各學生,在本港讀書,即以西人為榜樣,以香港為模範,將來返國,建設一良好之政府,吾人之責任方完,吾人之希望方達。極望諸生勉之。云云,孫先生演說既畢,忽有學生五六人,將孫先生抬起,直抬出頭門拍照,一面步行,一面揭帽歡呼。孫先生亦揭帽答禮,歡聲震天,至一點方散會。孫仍乘摩托車返楊西巖住宅,駐節。聞定今天(廿一號)搭船上省...」
 

BACK